1. 基础疾病研究。包括阿尔茨海默氏病。帕金森病。癌症。哮喘。心脏病。如果这些疾病中的任何一种影响了你的生活,空间站研究也是如此。

2. 发现稳定燃烧的冷焰。当科学家们在火焰熄灭实验(FLEX)研究中燃烧燃料液滴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一个庚烷燃料液滴看似熄灭了,但实际上在比一般蜡烛冷2.5倍的温度下继续燃烧,没有可见的火焰。

3. 新的水净化系统。水对于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不幸的是,世界上许多人无法获得清洁的水。高危地区可以通过为空间站开发的技术获得先进的过滤和净化系统,使生活在空间站上的宇航员能够回收他们93%的水。

4. 利用蛋白质晶体的药物开发。在空间站上进行的蛋白质晶体生长实验为许多疾病的治疗提供了见解,从癌症到牙龈疾病到杜兴氏肌肉萎缩症。

5. 对抗肌肉萎缩和骨质流失的方法。空间研究极大地促进了我们对宇航员骨骼和肌肉流失的了解--以及如何减轻这些影响。所获得的知识也适用于地球上处理诸如骨质疏松症等疾病的人。

6. 探索物质的第五种状态。25年前,科学家首次在地球上产生了第五种物质状态,称为玻色-爱因斯坦凝结物(BEC)。2018年,美国宇航局的冷原子实验室成为第一个在太空中产生该物质状态的设施。这一成就可能会让人们了解量子力学的基本规律。

7. 了解我们的身体在微重力下如何变化。当人类前往火星时,我们需要知道我们面临什么挑战。在空间站上的长期停留,发现了人体在微重力下发生变化的意外方式。

8. 在太空中测试组织芯片。组织芯片是大约拇指大小的设备,在一个三维矩阵中包含人类细胞,代表一个器官的功能。芯片已被送往空间站,寻求更好地了解微重力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并将这种了解转化为改善地球上的健康。

9. 刺激低地球轨道经济。从卫星部署到空间研究,一个充满活力的商业空间经济已经发展起来,其价值现已超过3450亿美元。空间站一直是支持这一增长的一个关键部分。

10. 在微重力下种植食物。种植补充食物的能力可以帮助人类在离地球更远的地方进行探索。在空间站上已经探索了许多种植植物的技术,为这些任务做准备。2015年8月10日,宇航员们品尝了他们第一次太空种植的沙拉,宇航员们现在正在太空中种植萝卜。

11. 从空间站部署立方体卫星。立方体卫星是最小的卫星类型之一,为在太空中进行科学和技术演示提供了一种更便宜的方式。现在已经有超过250颗立方体卫星从空间站部署,启动了研究和卫星公司。

12. 从一个独特的角度监测我们的星球。空间站能够承载不同的内部和外部仪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平台,供研究人员研究地球的水、空气、陆地、植被等。

13. 收集超过1000亿个宇宙粒子的数据。阿尔法磁谱仪为全球的研究人员提供了数据,可以帮助确定宇宙是由什么组成的以及它是如何开始的。

14. 对脉冲星和黑洞有了更好的了解。安装在空间站外部的两个工具,NICER和MAXI,已经协同工作,推进了我们对脉冲星和黑洞的认识。

15. 学生有机会进入轨道实验室。公司和教授并不是唯一使用空间站进行微重力研究的人。空间站让小学到大学的学生有机会接触太空科学,并有机会研究微重力的影响。

16. 有能力识别太空中的未知微生物。有能力在太空中实时识别微生物,而不需要将它们送回地球进行鉴定,这对微生物学和太空探索世界来说是革命性的。基因在太空-3团队在2017年将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

17. 开辟了胶体研究的领域。牙膏、3D打印、制药和检测火星上的沙子变化,看起来似乎完全没有关系,但每一种都会受益于空间站上的胶体研究带来的改进。

18. 流体物理学研究的演变。流体覆盖了我们的星球,但是将它们送入太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它们是如何流动的。太空中的流体研究已经从基础研究进展到技术应用的测试,包括先进的医疗设备和传热系统。

19. 微重力下的3D打印。2014年,第一件物品在空间站进行了3D打印。从那时起,我们已经探索了使用回收材料的3D打印,甚至打印人体组织。

20. 应对自然灾害。以机组人员手持相机图像为核心组成部分,空间站已成为轨道数据收集的积极参与者,以支持全球的灾害应对活动。

中国空间站作用 扩展

中国空间站现阶段的作用就是作为一个在太空的实验室,它除了研究人体相关之外,还可以研究动植物,比如说植物在太空中会如何生长。
中国空间站包括核心舱、实验舱梦天、实验舱问天、载人飞船(即已经命名的“神舟”号飞船)和货运飞船(天舟一号飞船)五个模块组成。各飞行器既是独立的飞行器,具备独立的飞行能力,又可以与核心舱组合成多种形态的空间组合体,在核心舱统一调度下协同工作,完成空间站承担的各项任务。

中国在突破载人天地往返、空间出舱活动、交会对接、推进剂在轨补加等一系列载人航天关键技术的基础上,经过十年的攻关研制,空间站已进入到在轨组装建造阶段。可以说,建设和运营空间站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科技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近地轨道建造和运营空间站,可以长期开展有人参与的、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能够极大地促进空间科学、生命科学等空间技术发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技术创新。中国空间站的建造运营将为人类开展深空探索储备技术、积累经验,是中国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外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的积极贡献。

中国空间站作用 扩展

“开展空间站工程,将从国家全产业链角度,极大地引领和带动包括空间科学、生命科学等多种前沿学科和原材料、元器件、智能制造等多领域先进技术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柏林厚表示,空间站作为长期在轨运行的“太空母港”,其天然的高真空、微重力、超洁净环境也可以充分用于开展各类科学技术研究,推动科学技术进步。

中国空间站作用